搜尋:
 首頁 > 最新消息/衛教專欄 > 喉科衛教 > 舌繫帶緊縮症
 
    BACK
舌繫帶緊縮症

 

張太太是個專職的家庭主婦,對於她的寶貝兒子小強,又是婆婆的長孫,當然是更加謹慎照顧,而小強自滿月後的生長發育,循序漸進,一切都令人滿意,最近小強已經七、八個月大了,台灣話說─「七坐、八爬、九叫爸」為什麼只見小強偶而吐吐舌頭,卻沒有太多的聲音,連「嗯!」、「呀!」、「嘛!」的音都很少,婆婆馬上交待─「是不是舌繫帶太短啦?趕快去看醫生,看看需不需要『剪舌筋』(台語)」。

 

小強被抱來門診時,一副聰明伶巧的模樣,小手小腳一直舞動著,大大的眼睛跟著醫師的頭鏡反射光左右轉動著,醫師做了一般耳鼻喉科檢查,試試他對聲音的反應後,診斷出舌繫帶緊縮症,告訴張太太準備安排手術,張太太馬上焦急地提出幾個疑問?一定要開刀嗎?開刀會不會有後遺症?開刀後就會說話嗎?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什麼是舌繫帶?

           舌繫帶是一片三角形的帶狀黏膜,也有部份的肌肉纖維組織含在其中,它的位置─由舌尖沿口腔底正中線下降,而附著於下齒齦表面,可以牽引舌部運動。而舌繫帶的功能是什麼?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了解舌部的構造及其生理機能。舌的功能在於幫助咀嚼後的食物團,靠著舌部肌肉力量及吞嚥反射,經過下咽腔進入食道,完成吞嚥的動作。但舌部運動的不正常,一方面在言語方面,對構音「咬字」也有很大的阻礙。而舌繫帶可帶動舌部往後縮及部份的左右運動,所以舌繫帶緊縮者就會阻礙了舌部往外、往後或向上頂的功能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舌繫帶緊縮症的診斷與手術與否?

           舌繫帶緊縮症的診斷一般沒有一定的依據(因其嚴重程度的不同而判別是否需要手術矯正)。由於舌頭也會隨年齡增長發育,而舌繫帶也會向舌尖方向漸長而薄,所以初生嬰兒除非明顯的帶狀纖維影響吸吮及吞嚥的功能,不希望馬上接受手術治療,應於嬰兒於七、八個月大時,再追蹤檢查,一方面看緊縮的程度,一方面注意觀察嬰兒對聲音方向的反應,排除其他可能影響學習發音的問題,決定是否開刀?這個時機的選擇,一方面是嬰兒牙牙學語的開始,一方面是氣管發育的因素(約出生時的一又二分之一倍),此時麻醉插管較不易受傷,另一個階段是三歲前或上幼稚園前,父母也許會發現小孩子「捲舌音」有困難,這就稱為「構音困難」,因此而上門診要求切開舌繫帶的小病號也不少。不過,仍應先讓兒童開口吐舌,看舌尖是否超過下唇的唇形下緣,如果不能或者舌頭伸出時舌尖呈現W的形狀,就必須手術矯正。但父母要了解,不是開完刀就會捲舌,舌頭運動功能的訓練,一方面靠父母的督導伸舌、捲舌運動,增加肌肉的協調性,舌頭的靈活性,一方面請語言治療師幫忙言語矯正訓練,重新開始學習講話。經由慢慢的練習,舌頭運動才會聽指揮,糾正原先錯誤的講話方式,減少言語的障礙,這種觀念是非常重要的。

手術的問題?

    當專家做了正確的診斷,以往的方法,通常在門診,沒有麻醉的情況下,用剪刀,簡單的「一剪」將舌繫帶黏膜或少許纖維組織切斷了事,但是一方面小孩子掙扎可能傷到舌下血管造成大量流血,一方面可能發炎導致嚴重的口腔底粘連,而使舌部運動更受限制、更不靈活。目前醫師都會選擇適當的麻醉方法,施行「舌繫帶整型術」─一方面水平地割開舌繫帶,剝離黏連的肌肉組織,一方面垂直地重新縫合黏膜形成新的舌繫帶,如此不但傷口癒合快速,並可減少發炎機會。手術後可進食,但一定在食後,維持口腔清潔衛生,縫線通常在二、三天後拆除,有時線頭也會自動脫落,一般在一週後鼓勵舌部運動,可預防傷口與口腔底粘連。

 

    可見小小的舌繫帶病症,也有煩雜的因素;是否能藉助手術的幫助,減少構音的問題,不但需要耳鼻喉科醫師為嬰幼兒判斷診治,更需要父母的觀察和術後的配合治療,才能使您的寶貝說話更清晰,表達更活潑可愛了。

 

健新 祝您 健康清新   89210657

 

 
 
     
BACK | ▲TOP